杨老说,前几年,有人到村里来推广太阳能,他当时花150元购买了一块太阳能板,居然被他倒腾着让一个灯亮了。
如何解决光伏电站目前面临的问题?唐金平认为,应严格执行关键设备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完善质量保证措施与控制程序,以实现光伏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目标。在并网前预留的不参与发电的样品组件,一年后送交设备制造商、业主共同认可的第三方,测试首年组件电性能衰减率。
对于光伏组件运行后的质量测试,应该实现设备制造商、施工分包商的合同中明确的质量测试与责任界定条款,由第三方进行测试。按照唐金平的经验,在造成组件功率衰减的问题中,组件隐裂、热斑和减反射膜脱落最为常见。同时,还要高度重视首年后关键设备的性能检测,确定电站主要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很多组件中都是采用减反射膜,减反射膜有好处也有弊端,提高它的质量是主要问题。另外,在项目实施阶段即设备制造、到货验收和设备安装阶段应进行全面严谨的过程控制。
在后期运维中,很多光伏电站并没有专业的运维队伍。唐金平提出,为了避免产品通过出厂检测和第三方抽样检测之后,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出现故障和发生责任推诿现象,电站开发商有必要将到货验收环节的质量验收委托专业监造第三方。在晶科能源负责人看来,就光伏制造产业而言,中国拥有核心竞争力技术、最大且最完整的生态产业链,光伏产业撬动的经济规模是惊人的。
可喜的是,出口高新技术产品255.2亿元,逆势增长11.6%,占全省出口总值7.1%,比重较2015年末提升1个百分点。晶科能源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晶科能源销售收入达102.2亿元,成功跻身百亿行列,成为海宁首家百亿企业。三者降幅分别小于全国1.6、0.1和3.1个百分点。捷报传来,出口又创新高,最近这段时间,浙江晶科能源的员工们士气很足。
此外,外贸服务平台继续保持了对小微外贸企业的良好积聚效应,保持高速增长随着新型电池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电池厂商对电池的测试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共同促进行业技术发展,陕西众森邀请这些专家在西安共聚一堂,共同探讨组件光电参数不确定度、模拟器组件功率的差异性、EL缺陷检测仪性能评估、模拟器寿命周期内性能监控及管理等议题。
这是光伏行业内上半年最具权威的一次光伏测试技术论坛会议。现场与大家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并将现场参观学习最新测试设备,实地操作,深入解析当前光伏产品在检测中发现的诸多问题,多角度分析产品质量,探究解决方案。据悉,4月20-22日,中国计量院、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天合光能、晶科、晶澳、阿特斯、韩华、中电等诸多光伏行业测试领域的专家将齐聚西安,共同召开陕西众森第三届测试技术论坛会议现场与大家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并将现场参观学习最新测试设备,实地操作,深入解析当前光伏产品在检测中发现的诸多问题,多角度分析产品质量,探究解决方案。
随着新型电池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电池厂商对电池的测试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共同促进行业技术发展,陕西众森邀请这些专家在西安共聚一堂,共同探讨组件光电参数不确定度、模拟器组件功率的差异性、EL缺陷检测仪性能评估、模拟器寿命周期内性能监控及管理等议题。据悉,4月20-22日,中国计量院、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天合光能、晶科、晶澳、阿特斯、韩华、中电等诸多光伏行业测试领域的专家将齐聚西安,共同召开陕西众森第三届测试技术论坛会议。这是光伏行业内上半年最具权威的一次光伏测试技术论坛会议但是印度能源需求依然强烈,几个地区都无法满足持续增长的需求。
印度能源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发电厂所需的土地面积对现有的土地资源造成了压力。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设立目标,利用行业住宅退税及其他奖励政策,计划到2015年实现太阳能产能翻番15倍。
印度13亿人口中大约有超过3亿人仍然无法使用电力,还有很多电网服务参差不齐。印度当前的目标就是到2022年,投资1000亿美元实现100GW太阳能产能目标。
在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孟买目前电力供应总量为3,416MW,预计到2021年,需求量将达到4,350MW。专家预计,按理论上讲,印度每年来自于地面太阳能的发电量达5,000万亿千瓦时。当然如果问题解决得当,在一年之内,印度现有的太阳能将超出所有化石燃料的储量。印度目标是莫迪要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目标的一部分,将铁路和高速路列为最优发展项。2015年12月,日本和印度同意共同建立连接孟买和艾哈迈达巴德的印度首个高铁建设项目。印度国家农村发展研究所计划为成千上万个贫困家庭提供屋顶太阳能电池板。
印度一年大概有300天都处于阳光普照之中,可能将成为太阳能产能最终冠军。总理已承诺建立几十个规模达500MW以上超巨型太阳能发电园区。
2014年莫迪担任印度总理大力促进印度太阳能的发展。印度市场充满竞争性,来自中国、西班牙、美国和其他企业的公司也争相进入印度市场
据了解,为了解决光伏并网难的问题,德国除了加强监管,调整电网运营系统、进行电网改造升级外,还建立了更加开放、自由的电力市场,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通过竞价进入市场,由于其远期边际成本是零,还能以较低价格进入市场。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光伏发电之所以持续过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价格的引导,准确说是错误的价格信号引导出的错误的市场行为,这也是产生弃光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若想降低弃光率,就要设计更加合理的电力价格体系。
德国作为全球光伏产业大国,也曾遇到过这个问题。价格杠杆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规律,也是市场运行的重要法则。一般来说,合理的电力价格体系会体现出责权利,也就是收益越高风险越高的原则,这将不会引发大规模的集中建设,尤其是技术还不成熟的电源不可能大规模集中上马,同时还可以使市场各方有合理的价格利益预期。市场化改革中的梗阻,或许适合用市场的力量撬动。
虽然我国光伏行业自2013年回暖以来实现了迅猛发展,但是由于受限于多种原因,被迫弃光、停止相应发电机组或减少其发电量的现象也愈发严重。如果电力体制中价格信号的作用得不到很好发挥,供需双方的行为也就难以合理引导。
现在光伏电站并网难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上的因素,二是市场带来的挑战。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弃光电量为40亿千瓦时,弃光率约10%。
这就必然导致能源消纳上的矛盾。目前我国新能源供需在地理上呈逆向分布。
其中西北部分地区的弃光现象尤为严重,新疆为26%,甘肃则达到31%。另外,由于我国跨区输电能力的不足,以及光伏等新能源发电企业在政府补贴之下加大投资,导致其生产的大量电力无法并网外送,这就是产生弃光现象的主要原因。但是弃光的根源并非技术,技术是挑战,但不是最大障碍。弃光困局现仍然是制约光伏行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要想扭转这一困局,就要对现在的电力价格体系进行改革,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建立相对合理的电力价格体系,才能更好地调动各要素的积极性,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光伏并网消纳难的问题。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的相关专家告诉记者,破解弃光难题,除了在加快输送通道、调峰储能等设施建设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价格杠杆的作用,应巧妙地让市场无形之手更灵活地引导市场行为。一方面三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电力需求不足、电力市场狭小;另一方面却是化石能源和光伏等新能源都比较富足
数据显示,2015年光伏新增装机量约15GW(千兆瓦),同比增长40%以上,而累计装机约43GW,超过德国跃居全球第一。国际市场中,中国的光伏制造企业有绝对的市场占有率、定价权和技术优势,制造端工艺的优势在中国。
天合光能的核心业务还是组件制造,随着产业的不断整合,导致其聚集度越来越高,天合这样的全球领导企业的优势不断加强。光伏系统的技术发展方向一定是促进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持续下降,兼顾环保、智能化、回收等问题。